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

香港動漫節2017

書展就去過很多次,動漫展就真的第一次去,想買模型和lego只是次要原因,最主要今年我開始鑽研攝影,早三個月前才買了一部相機,我不想每次都是去旅行才動用我的相機,這種展覽活動是一次練習的好機會,而且有很多model和cosplayer很樂意給你拍。

經過今次的練習,我得到的小小心得就是,假如要拍一些突發場景,例如突然有個養眼的cosplayer在我面前經過,我要立即拍下他,這時候我必須使用高速快門才不容易失焦,所以在沒有充足時間給我準備下,或隨時影些一閃即逝的場景,我會用「快門先決」,把快門速度調到30份之一秒或以上,平時街拍可以慢慢取景構圖,就用「光圈先決」。

另外連拍功能不錯,比較容易捕捉到好的表情或pose,但後期處理會花很多時間,因為類似的照片太多。

事後發覺即使我ISO已調高至400,曝光補償+1,30份之一秒快門在室內環境拍出來還是偏暗,我不喜歡用閃光燈,下次或者再調高ISO和補光補償,幸好這些偏暗照片都可以在Lightroom補救。

今次行左5個小時左右。沒有買到什麼東西,因為不論是高達模型還是Lego,都好像沒有比街外便宜。





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

一位同事和一部電影給我財務自由的啟發

近日,有位同事離職了,問起她的去向,她說會回老家休息幾個月(她是貴州人,她的老家在貴州),然後會出國working holiday,或去其他國家浪遊,總知就不會留在香港或大陸,過著一般打工仔生活。

簡單介紹一下她的背景,她是貴州人,父母都是中產階級(放假可隨時開車穿州過省,或去歐洲旅行,去銀行辦事有優先特權,簡單來說是有錢有樓有地位那種人)。她中學畢業便來香港念大學,畢業後來我公司工作兩年,剛好在港住滿7年拿到香港身份證和特區護照,擺脫了內地人出國相對較多的限制。

她很早便設計好自己的未來路向,她不屑一般人每天營營役役工作,為供樓作奴隸,人生只期待著一年去幾次旅行,過著樣板一般的生活。

我很羡慕她,也認同她的觀點,她現在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我財務自由後所追求的生活。只是我沒有她的條件,首先她沒有家庭負擔,甚至反過來得到家人的資助,基本上只要照顧好自己兩餐一宿就可以,她不必擔心未來的財務問題。而我有家庭負擔,一定要有收入,身後沒有安全網,退後一步便死無葬身之地。所以我暫時只能過著她眼中循規蹈矩的奴隸生活。

曾經看過一部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(港譯:月黑高飛),若要我選出三部我最愛的電影,這肯定是其中之一。故事講述一位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妻被判終身監禁,安迪沒有認命,入獄後除了積極翻案,亦計畫挖隧道逃走,他的工具只有一把用來雕刻石頭的小鐵鎬,挖了16年終於成功逃出。

當眾人都認為沒有可能會成功的事,安迪做到了。就如當人只顧玩樂,抱怨,慨嘆為什麼天天都要這麼辛苦上班的時候,究竟自己有沒有積極的準備,去逃離這樣的生活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我常常都會幻想到這樣的畫面:在若干年後,我的同事們還在糾纏於繁忙的工作、複雜的人際關係、關心幾時放假去旅行、某某舊同事往哪裡跳糟那些蝸角小事的時候,我已經雲淡風輕,來去自如,只幹自己想幹的事,只見自己想見的人。




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

我的雲端備份方案

自從有了個人電腦以來,就開始累積著不同類型的檔案,如何「備份」便成為一個永恒的主題。最初是CD-R、DVD-R,但隨著影片、照片愈來愈多愈來愈大,每次做一次Full Backup動輒要十數張DVD,麻煩又瑣碎,想找回特定的File也不容易。

近年外置硬碟容量大又相對平宜,我也買了兩三隻作為備份,但管理上還是覺得有點困難。同時間我也有使用Dropbox作為雲端備份,但Dropbox只提供9gb容量給我,想要更多便得按月交費,我又唔想。

直到3年前,開始玩家庭影音系統,一部高容量,可中央管理的儲存裝置成為我急切所追求的,所謂中央管理是可同時讓我的PC、手提電腦、平板電腦、手機和擴音機共用檔案。NAS正是我想要的東西。


我買了差不多是最入門的2 Bay架構,NAS本身一千多、另外買兩隻3TB硬碟又一千多,其實並不算便宜,使用後感想是不過不失,速度有點遲滯感,手機和平板存取不是很暢順,不像電腦內置硬碟般爽快。

Synology NAS有很多擴充套件可以增加本身功能,其實很適合小型公司和SOHO族使用,但我其實只想作為備份和中央管理。最近我部Synology NAS壞了,使用才兩年多確是有點快。

之後我換了WD出品的My Cloud,比起Synology,My Cloud的設定相對簡單一點,雖然只是單一硬碟不能行RAID,但作為個人用戶,我覺得已經很足夠,而整套才$9xx,比起NAS平宜一半已上,存取速度與穩定性我都很滿意,很值得推薦給怕麻煩、有Backup需求、有兩部或以上電腦或行動裝置、預算又不多的用家。





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

我的IT工具博物館 - 手提電腦篇

我的第一部手提電腦,購於2000年底,在台北世貿中心電腦節會場購買,沒記錯應該是4萬多元新台幣。12.1吋屏幕,Celeron CPU,10GB harddisk,是當年的入門機種。當年買來只是方便我寫作業找資料而已,感激它陪伴我渡過了一段人生最寶貴的歲月。

我的第一部notebook是Asus所出的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vor_ikb86E_otJaybMYVNEfDLGhezp690cNW4zsz8Fl1EHw1jgFeeLiuW06zdmbqCcAelyPNhtg3ZSvCFi5tNZJgs5HDQ3eFouCQiJ4RbO-lxAHe9DfhRMudfMAekUMkS9rhMPBtA8ig/s1600/2014-06-03+11.45.03.jpg

2002年12月,領到我畢業後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第一份薪金,買了我第二部手提電腦,而這部Sony手提電腦的價錢等同我當時兩個月薪金,但我覺得是值得的,這部電腦配備16.1吋屏幕,pentium 1G CPU,harddisk有多大忘記了,只記得部電腦在當年是屬於中高階機種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lWBOpuPzK1A4KaSIBPo8tnDyCEO8e69VhNWDJDvrlCST0yPWdgMwQkPKasQJJSWXh64We8j3F8VfQOxBRSQUH0K08p9M6r2WvWm6Hzb3sLr9ogILkNDA21A4-UB5B7iS7hVe9B5x6_NI/s1600/%25E7%2585%25A7%25E7%2589%2587+001.jpg

2004年4月,我的notebook無緣無故壞了(後來才發現harddisk死了,換了新harddisk後送了給當時的女友),那時候一家四口蝸居在300多尺的公屋,個人空間幾乎就只有在床上,每天都不能和notebook分離,所以舊電腦壞了幾天就急不及待要買部新的。

一直覺得Sony很好用,所以新notebook也是Sony的,價錢仍清楚記得是$14,800,因為那時候前不久才買了部palm和hardisk,一個月左右便花了近$20,000,使我心驚膽顫,暗地裡發誓一年內不再購買任何電子產品。這部Sony V505沒有令我失望,是我用得最久,感覺最滿意的一部電腦,不枉我付出高昂代價,直到2007年末才退下火線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2gcxZT-bcj0QW-B9_zCNeBhyphenhyphenPI33F3_SJCbxw3wrGU6aEVLI_sMsrAG2n5ADgnJUgN-8pRNPCc5IvVqmSCWK7z5M4rIFLb2SmXaVcD6KGz0A75prvxBW5xHg0155Lbow4FFuhNHI7oGM/s1600/2014-06-03+11.44.17.jpg

2008年11月,忍不住買了這部當年很流行的「Netbook」。便宜但效能一般,只能用作文書處理、上網與看電影,打開photoshop也有點勉強。


2009年未,市場推出了一些號稱輕便與效能兼備的laptop,稱作「ultrabook」,價錢多少我也忘了,對這部電腦也沒什麼印象,只知道它無緣無故速度變得很慢,然後壞了,同是日本品牌,比起sony真的差遠了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wL57sXjL-P_RV3VzMskSHEI3atUlq9CJLOn20TjxwcmwK70C4l_3_SwhMcgvOFLVc8g9ckLB_NEhLf5QlhPaBhcSz15yeMd_6Ja_li7glUIM23AcuPdvnsFROhza72EL5yDpiu-cZfXM/s1600/2014-06-03+11.43.18.jpg

2013年10月,我再一次支持台灣品牌,買了部Acer Laptop,本身這電腦的效能沒有問題,但我不太喜歡Windows 8的使用體驗,後來升級到windows 10才好少少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p-ShcKFtKpCf75SDDxI-1dKHbJj7gW_i6HVKivxWCTjqYQgNPh5ryed4lpb7dfI9Qrp5bEwevQntdo5Cmtp04j1W6iKuqmpNEi2WgdN5BczZHGoTn-SMz35hnk30HIEMPm_jPWP6JYRY/s1600/20131003_155757.jpg

機身輕薄之餘更有13.3吋大Mon,但用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128GB SSD不夠用,鍵盤設計不就手,不能直接按F1、F2等。

到了現在2016年10月,受了太多youtuber的影響,開始玩剪片,本來用adobe premiere去剪,但發覺無論我的手提電腦或desktop效能都不足夠,我開始有意轉用macbook pro,在13吋或15吋好之間掙扎了好一段時日,等到最新一代macbook pro在十月底開始接受預訂,最終選了解你吋。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eFZ_da8dPDegZMzoOhLKqf2jBe0pLQlZIee2I6MhwXIOGqCZF_oR9o3TaXD35ZE5bflo-ljOw5-AOX-s_3xM3IHmyL1rlAzwQXLstsk-s6TyW78VL0fOI01oHh67noZecXQAsPCs0e8M/s1600/20161202_194536.jpg

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vuzqYjbBfC9DN14M3IDamgteCa4-1pJQNMyNzo54r4qUHwG0uQqxoOrlhwO86FQU6RlBUXX-MKfCtnfHrLrIG-vE-SOYluTn9iFGrfzA9lDjg4OCQ3uG6vQXOT6WTWYGrBm7X6fGgBoM/s1600/20161202_195131.jpg

把CPU升級至i7, Ram增至16gb和512gb SSD。暫時來說很滿意,或許將來換電腦仍會繼續選用macbook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