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

咖啡讀書論

記得很多年前,那時候我還在學校的宿舍寄宿,某日同學來到我的房間從我的書架上拿出一本書,我很記得那本書叫《藝術概論》,他問我:「看這些有什麼用?」那時候我完全不懂回答,他好像說得對,考試又不會考這些,我真的說不上有什麼用。(香港教育制度告訴我們,考試不會考的書藉,都是沒有用的。)

後來我不斷思考那位同學的一句「無心提問」,因為他的問題好像完全推翻我的價值觀,我一直是在浪費時間嗎?當然現在的我已有了肯定的答案,我一直愛看閒書雜書,那些書對考試是幫助不大,但在日積月累、潛移默化之下,對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總有一些幫助。正如某位同學曾經同我講過:「讀大學都係學logic啫,讀咩系都係次要。」雖然不完全認同,但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,念書主要是學獨立思考能力,學「自學」的能力,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如漁」,讀書的作用是要獲得「漁」的能力,而不是要獲得「魚」。 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就是,通常在學校裡學到的,出來工作後都用不到。

多年前,台灣知名出版家詹宏志有一系列談讀書的演講,他提出了一個「咖啡讀書論」,一杯咖啡,咖啡裡面有糖、咖啡粉、水,把這三種東西混合在一起後,它們都不見了,但它們都沒有消失,而是變成了一個新東西,讀書很像泡咖啡這樣的行為,你看完一本書,說這本書給了你什麼好處,你是說不出來,回頭看看你一生讀過的書,有哪一本對哪一件事有直接幫助的,你真的說不出來,也很難說你現在所懂的這件事,是由哪本書告訴你的。

讀過的書好像忘了,可是並不是真的忘了,它其實是化了,像咖啡一樣,變成另一種形式。所以我覺得讀書的態度不必太功利,只為著應付某一個考試,最好的讀書動機,是為了最簡單最純粹的興趣來讀書,而不是為了「有用」。

4 則留言:

梅若影 提到...

嗯~
很認同麒哥的話,
雖然工作忙碌,但我總是有1-2本正在閱讀的"閒書",雖然有些人認為應該馬上閱讀跟工作有關的"工具書",但是就如你說的,那些都內化成我生命的養份了,每當我"餵養"別人這些話語時,他們都會以為我很有學問,可是,其實這些都是我從書上看來的,而且,看愈多書,就愈會發現,很多道理都不只一個人講過,而且書本就是一個作者生命的歷鍊,人家是走了大半輩子才有所體悟的寫出來,讀者卻可以用幾天的時間,就吸收人家生命的精華,真的是非常值得的投資。
出了社會之後,每當我問別人,你最近在看什麼書,大部份的人都是啞口無言,甚至覺得睡覺都沒時間了,還看什麼書,所以要找到志同道合,可以分享的人,真的很難。
信了耶穌之後,發現主任牧師是每週看好幾本雜誌(包含商週、管理 、財經各類),每年也都看好幾十本書,所以他懂的事情很多,說話很能符合時事,舉例生動,見解更是深入淺出,一樣是牧者講道,聽他講就跟別人不一樣。
很懷念去圖書館和書局的美好時光,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分享生命,可以給互給金幣,可以一起還"書債"是很充實的人生。

錦田咁甜糖水店 提到...

那一句:「讀大學都係學logic啫,讀咩系都係次要。」有少少似我的說話…

Kim Wong 提到...

我都忘了是誰說了,是你也說不定

千女 提到...

你講得好好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