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

再談電子書

四年前曾經略談過「電子書」這東西,現在還想繼續聊聊這個話題。

電子書的優勢除了價格之外(它的邊際成本接近零),閱讀方便也是其一大優勢,電子書的載具手機和平板電腦幾乎每個人都擁有,而且手機記憶體動輒可放入數百數千本書,有成語恭維人讀書很多叫做「學富五車」,現在可改成學富五「激」(GB)。電子書的方便可使我們充份利用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的瑣碎時間。

而且電子書方便做筆記劃眉批,整理都很容易,不像實體書那樣,你劃了重點,寫了筆記,之後隨著書本束之高閣。當然有人很執著地不會隨便劃花書本,我會認為那些人只是很愛書本,而不是很愛知識。

電子書還有一個絕對性的優勢就是「檢索」容易,很多時我們想起一件事或一個概念不知在那本書看過,而找尋很費時,電子書的話只要鍵入一個Key word即可,彈指間便得到想要的。所以現在幾乎都沒人會拿著一本厚厚的字典去查生字,通常都是「新浪字典」或「雅虎字典」算了。

有會計師事務所預料,電子書可望在2018年擊敗紙本書,成為出版社最賺錢的部門。我對這預測樂觀其成,不過我覺得電子書的文字最好是能複製的,可劃重點的(類似PDF格式那樣),但這樣的話又很容易被share,出版社變得無利可圖,真是個兩難局面呀!

一個專業的寫作人,以一盞孤燈一杯cappuccinoo作伴,花了無數個晚上寫成的鉅著,總不希望任人在網路上隨便share吧。就如作曲家填詞人的結晶品,不想任人在網路上下載一樣,如何給予這些內容提供者合理的回報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,沒有好的誘因的話我想好的創作只會愈來愈少。

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

關於我塊玉佩


這塊玉跟了我已經超過了20年,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媽媽在1993年的時候送給我的。

一直以來我都純粹把她當作一件飾物戴著,直至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,我才慢慢感受到她的「靈氣」,總覺得她在保護著我,戴著她我的心神都覺得份外安定。

那件奇異的事發生在2001年左右,當年我獨自在台北租住一個房間,廁所要和三四個房間共用,類似宿舍的格局。那時候我都不為意房間有問題,有一晚睡覺的時候,突然感覺到被輕輕的打了一記耳光,那時候在半夢半醒之間,但感覺很真實,雖然很疑惑,但我那時候實在太累,很快便再入睡。

隔天醒來,發現我掛在身上的玉佩齊口斷開了,那時候我都沒有將兩件事聯想在一起,是事隔很多年以後再回想時才隱隱覺得兩者是有關係的,我覺得是這塊玉幫我擋了一些東西,保佑了我。幸好我當時有朋友在玉石市場工作,他幫我把剩下的三份之二玉佩打磨光滑,可以繼續戴著。幸運地之後再沒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,而我沒多久也搬走回香港了。

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

我愛snooker

我很愛很愛snooker,就如林峯很愛很愛千語BB一樣,自十五、六歲時候開始便喜歡,但朋友或同學之間,很少人和我一樣很喜歡玩snooker,大多是玩票性質,「應酬」式地和我玩一玩,雖然這種「應酬」可聊慰我「餓波」之苦,但事後卻換來更深的寂寞。

出來社會工作後,幸運地遇上不少同好者,偶然都會相約切蹉球技,更幸運的是,我大多是贏的那一個。雖然同好者是多了,但平均一個月才打一兩次對我而言不足以解「餓」,我希望每個星期甚至隔兩三日便去打一次(每打一次最少都5局或以上)。

上個星期左右,我無無聊聊在某討論區桌球版回覆了一個帖子,發帖人說想約住同區網友篤波,我膽粗粗地留下聯絡方法,說有興趣云云。想不到這位網友昨天真的找我了,我便約他出來打一場,我是懷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應約,因為怕遇到一名隱世高手會被狠狠地教訓一頓,但現實上又哪有那麼多高手?這位網友球技不算太差,但看他瞄準和出cue時的姿勢,我就知道自己應該不會輸給他,結果我們打了6局,我贏了5局,成績不錯,心情大好,忍不住記上一筆。

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

三件人生小憾事

記憶中有三件小小的憾事,這些年來偶然想起還是會耿耿於懷。

第一件是1993年,當年我哥哥去台灣念書之前,我舅舅和阿姨送了三樣東西給他,三樣都是我很喜歡很想擁有的東西,分別是一個手提袋,一支刻有名字的鋼筆和一部disman,這三樣都是我當年很想擁有,但又無能力擁有的東西,心裡既羡慕又妒忌,到今日我雖然可隨時擁有這些東西,但意義己經大大不同,也不是說我的阿姨偏心不疼我,從少到大他也給了我不少零用錢,但我總是會想,假如當年我能擁有這些東西就好了,這是心底裡一個小小的遺憾。

第二件是2001年,當年大學畢業後不久,我便遺失了我在台北考到的機車駕照,可是因為畢業了要回香港的關係,我的居留證沒有了,所以不能補回證件,這些年我每次去台北都想盡辦法看看有沒有機會補到證件,可惜都遇到些阻礙。很懷念當年自由自在地騎著車在台北任意馳騁的日子,不知道還會有這種機會嗎?

至於第三件......暫時不想說了。

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

財務自由之後

這陣子不斷在思考與實踐財務自由的方法,再深入地想,財務自由之後,我會做些什麼?

1.我會辭掉所有工作,或許只以part time的形式繼續上班。

2.每年至少用一至兩個月時間去旅行,擴闊眼界增廣見聞。

3.製訂一個長期的閱讀計劃,花大量時間看書與學習,還有寫作,寫網誌。

4.隔天或每天抽一至二小時打snooker。

5.每天看一套電影。

6.每星期都騎著我的腳踏車周圍去,保持身體健康。

7.抽多點時間陪家人,多點和朋友聯繫。

8.學一些新事物,例如砌模型,畫畫等。

總知,根本就不會悶,而且生活將會變得更有意義。

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

財務自由之夢

早幾天去了大眾書局閒逛,忍不住又買了本書 - 〈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〉,未能達致財務自由,就只能好好利用這8小時,但算一算時間,在公司9小時,上下班通勤時間3小時,早餐晚飯1小時,睡覺8小時,理論上能自主的時間就只有3小時,而這3小時大多是工作後的疲累狀態,人生能自主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。

所以近幾年一直在思考如何實現我的財務自由之夢。尤其是在2006年開始投資股票之後,開始覺得財務自由並不是遙不可及,雖然這條路仍然很漫長。

總結這9年來的經驗,雖然都賺了不少錢,但其實我並不很滿意,自覺錯失了很多機會,常常貪圖一些蠅頭小利便放售一些優質的股票,不懂得止蝕,08年股災時因資金被套牢沒錢趁底吸納。又假如我當年識炒樓,現在就可以財務自由了,但人生就是沒有如果,只能不斷在錯誤中學習。

尤幸,2007年3月,幸運地在美國減息週期開始前。樓市仍屬於低位時入市,經過7年努力,和家人一起供滿了一層樓,總算為家人提供了一個安樂窩。而我同時也在13年尾搬出去再買一層樓,暫時來說可以叫做坐上尾班車,因為再拖一年我已經買不起一個理想單位了,雖然樓宇按揭也是沉重的負擔,但總比租樓為人作嫁衣強得多了。

接下來,我要全力建立一個「被動現金流系統」,就是不斷買入高息股,以錢生錢,以實現財務自由。自已粗略估計,要用股息來維持我的所有開支,至少需要200萬,而這只是最低要求,假如再加上償還樓宇按揭,要加倍即是要有400萬本金才可勉強實現財務自由,看似是遙不可及之事,但學張家輝話齋,你現在無,但將來會有,財務自由不是可一蹴而就,卻可以按部就班,慢慢累積。

只是我今年已經36歲,進度實在緩慢,去年因為要買樓和裝修,暫時只能投進約15萬的資金進這個「被動現金流系統」裡,相信今年會加至40至50萬,明年60至70萬……,加上複式效果,或許10年內能達致200萬,那麼我50歲就可以退休。

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

新年新氣象

1月1日元旦日放假一天,用了整個下午的時間整理書房。

首先是大刀闊斧地丟掉過去十多年來儲下來不同的財務文件,包括稅單,糧單,保險,基金,MPF,銀行月結單,股票買賣記錄等,因為作為個人記錄的話,我覺得keep softcopy就足夠了。


今年開始重新記賬,當年因為嫌太過鎖碎而放棄,但今天我覺得有需要再做,而且應該要做得更詳細,把每月收入與支出一一記錄,編製成財務報表,再分析如何開源節流,把自己當作成一盤生意,好好地去經營。

另外來年我希望能加倍用功好償還我如山的書債。而且要改變一下我的讀書計劃,我想多讀點實務性的,功能性的書籍,自大學時代開始我的閱讀習慣都偏向於理論性方面,而我又不是想教書或做研究,所以深入去讀那些社會學,傳播理論等東西對我而言是浪費時間(雖然我很不想用這四個字),這十多年來我一直放不開或許是我心底的情意結,當年上學準備考試時確曾下過一番苦工。雖然這十年來買書方面我都有意識地避開這些理論性的書,但又尚未完全切割。

話雖如此,但作為興趣與深層的知識基礎,我還會去涉獵有關社會學的東西,只是心態會偏向務實而已。

歷史方面的書我還是會繼續看,我對中國歷史一向都有濃厚興趣,但已不會再買通史之類的書,因為我已看得太多,基本上對中國四千年來的歷史已有一定的認識,再看的話只會看一些專題性的,例如現在正在看的蔣介石日記解讀,從蔣介石個人側面了解中國近代史。這三大冊書才剛剛看完第一冊,希望剩餘的兩冊能在年中前完成。


去年也看了很多本有趣的閒書,例如倪匡與黃霑的傳記,港漫回憶錄等。最近也買了譚詠麟的傳記,也相當好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