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名詞:「動車」
中國大陸對於重大傷亡事件的慣性處理手法一向是盡量隱瞞,先確保既得利益者或統治者不受影響,再選擇性公佈資料,所謂公眾利益根本不必考慮。今次為了掩飾一場「高鐵意外」,鐵道部祭起「白馬非馬」的邏輯來愚民:動車不是高鐵。但無論根據國際標準還是鐵道部的一貫演繹,凡時速在二百公里以上的列車便是高速鐵路。
所以今次溫州列車追撞事件,是不折不扣的「高鐵意外」。當局刻意將這次意外與高鐵分割,是避免推翻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代表國家先進成就的高鐵工程。正如北京官方《環球時報》在意外發生後發表的社評,仍在為高鐵大躍進唱讚歌:「從動車到高鐵,鐵路的快速進步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立下汗馬之功。」其思維和上篇上講的「發展才是硬道理」不謀而合。
高鐵「大躍進」
從高鐵歷史來看,早前因涉嫌貪污而下台(後來被判列緩)的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,不但在高鐵試車時創下時速486公里的世界紀錄,更把時速300公里的高鐵列車冒險以350及 380公里營運,務求超越高鐵大國日本,拿下「世界第一」之名。這種虛名非常符合愛面子的大陸政府脾胃。
但在背後,高鐵發展又被稱為「三邊工程」:即邊勘探、邊設計、邊施工,投入數以百億元計資金,兩、三年便初步建成高速列車網絡,如此大型的建設,原來漏洞處處,竟然打個雷便會斷電停車,更會被從後駛至的列車追撞,巨大投資更成為腐敗溫床,以致發生災難性事故。所以高鐵也被戲稱為「高危鐵路」,更有曾參與興建高鐵的工程師直言「這輩子出門決不會坐高鐵」。假如連乘客最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證,列車車速的提高又有何意義?
鐵道部等同獨立王國
再看高鐵的管理問題,內地鐵道部門同時擔當執行及監管角色,無從監察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,一早便種下禍根。
2008年初,總理溫家寶試圖推行大部制,把一些職務相近的部門合併一起,加強協作減少資源重疊,民航、交通和鐵道等運輸部門本應合到一起,但鐵道部以其屬於半軍事單位的獨特歷史地位,以及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重大計劃正處於關鍵時期等理由,反對合併,引起輿論強烈批評,指鐵道部儼如獨立王國。鐵道部是國務院內唯一政企合一、政監合一、政資合一的行業,稱為計劃經濟的最後一個堡壘。
劉志軍反對合併的理由牽強,其背後的邏輯是認為「自己管自己」有利高速發展。以今次意外為例,儘管調查組由國務院成立,但組成人員包括鐵道部副部長在內的多位官員和關係密切的專家,仍然無法擺脫 「自己查自己」的嫌疑。眾所X知,今天共產黨堅持一黨專政的理由,與劉志軍認為「自己管自己」有利高速發展的邏輯同出一轍。
2008年11月,溫家寶為對抗金融海嘯,宣布未來兩年投放合共4萬億元刺激經濟增長,其中接近1萬億元用於鐵路建設,主要是支持高鐵計劃快速擴展,帶動就業增加。這個消息對鐵道部來說,是莫大的激勵,等於中央開了一張巨額支票,任由鐵道部去花。
近年,鐵道部的負債總額不斷增加,盈利竟不及負債的萬份之一,假如是商業公司早就應該倒閉收場,現在只能靠不斷發行新債掩蓋舊債,但認購債券的人不是傻子,誰都看到鐵道部的債務泡沫無法持續,最終只能靠政府出手打救,較早前的新債認購不足,說明鐵道部已失去「印鈔」能力,其債務危機已一觸即發。
尤幸習近平上場後,新人事新作風,沒有太上皇江澤民在背後指點江山,其嫡系劉志軍又早已下台,再次推行大部制改革,成功分拆鐵道部,實行政企分開,成立國家鐵路局、中國鐵路總公司,前者將由交通運輸部管理,算是比較進步的做法。
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
荒謬中國系列(3):溫州列車意外(下篇)
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
荒謬中國系列(3):溫州列車意外(上篇)
這次「意外」事件我兩年前在這裡也曾發表過一些意見,但它的荒謬性使我覺得可以再在這裡較系統地再談一次。
記得當時意外發生後中國鐵路股全䤼下跌,而且跌幅驚人,我持有的中鐵(390)曾低至1.6元左右水平,古語有云:「福兮禍所伏,禍兮福所倚」,西諺也說:「這是最壞的時候,也是最的時候」。現在回想,若我當時大膽入貨溝淡,現在早已獲利離場,不用再忍受套牢的煎熬,果然最壞的時候就是入貨的大好機會,可惜心理質素始終不夠好。
事件簡述
2011年7月23日,一列由浙江開往福建的火車D3115,駛經溫州市時,疑遭雷擊在高架橋的路軌上停駛,其間遭緊接而來的另一架列車D301撞上(俗稱「追尾」),導致其兩節車廂出軌而跌落橋下,導致二百多人死傷。先進的鐵路都應有自動保護系統,通常當一列火車停駛時,隨後的列車應該也會自動停下或減慢。為何尾隨的列車仍會撞及前車,很明顯有人為錯誤因素,但政府當局將慘劇歸咎於雷擊導致設備故障,有內地媒體提出質疑:
- 本應先到溫州的D301為何遲到還撞前車D3115?是否有人為趕回時間而超速?
- 肇事兩列車的時速為何不公開?
- 雷擊是常見的天氣現象,列車設計時不可能沒有相關的安全裝置以應付類似情況?
- 防追尾系統為何失效?列車停下後,鐵路中央控制系統是否知情?
- 最不可思議的是,跌落橋的車廂為何要就地砸毀掩埋?而不是拖回去化驗、檢查?車廂裏面會不會還有人(最後證實還有人,而且是活的)?旅客的行李怎麼都不管了(再一次證明中國政府對人民的不尊重)?
事故後政府的應對辦法
2008年,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,溫家寶也說要徹查為何學校大批倒塌,任何人如果與豆腐渣工程有關,將受到嚴懲。結果呢?黃琦、郭泉、譚作人、劉賢斌等被判囚,調查豆腐渣工程的維權人士及聲援者反遭嚴懲,從此,萬人敬仰的溫爺爺贏得「影帝」美譽。
挖掘機就地挖坑,將鋸開的火車殘骸推入坑中填埋,鐵路部門是否在「毀滅證據」?
毀滅證據是必須的
若死亡人數真的超過100人,將成為史上最慘烈的高鐵事故,對中國向歐美、中東等國家輸出高鐵的大計,造成嚴重衝擊。中國希望輸出高鐵以消化過剩產量,並取回部分巨額投資。
另外,傷亡愈慘重,更多乘客對高鐵敬而遠之,將令原已虧本的高鐵營運雪上加霜。鐵道部因高鐵大躍進而弄致債台高築,現負債近2萬億元,負債比率近六成,每年還要投入七八千億元建高鐵,若高鐵營運虧損過大,很可能拖垮鐵道部,甚至衝擊中國的金融體系。
一個充滿「奇蹟」的國度
抗命救人的特警邵曳戎,他的行為值得尊敬與表揚。
在一個惟上級是從的社會裏,特別是軍警人員,任何輕微的抗命言行,都有可能葬送他們的前途。不要忘記,1989年,解放軍陸軍38軍軍長徐勤先,就因為抗命,拒絕帶兵進入北京鎮壓示威學生,而被開除黨籍、判囚五年,出獄後迄今仍被軟禁。不知道邵曳戎的下場又會如何?
發展才是硬道理=只要通車不要救人?
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在記者會上,說出金句:「這是一個奇蹟,至於你信不信,我反正是信了」
只是當年的土高爐煉的鋼質量不合格,生產的是一堆堆廢鐵;衞星田的糧食產量是假的,餓死幾千萬人。今天的大橋、鐵路表面上風光先進,世界第一;實情是質量、管理、安全都不合格。落成不到幾年的大樓已斑斑駁駁,紕漏百出;啟用不久的行車大橋突然就塌了,毫無先兆;爭分奪秒的高速鐵路原來連基本的安全裝置也不發揮作用,造成重大死傷。
內地大熱的電視劇《還珠格格》,也成為諷刺溫州事故的素材。
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賭大小
一般20-40歲之間的年青人,對待強積金的態度都是選定了一個投資組合,便會放著不管,最多每年或每幾年才會調整一下,反正所有錢要到65歲才能提出來,那麼遙遠的事情一般都不會太上心。尤其是二十多歲剛出來社會工作的,基本上連管理都欠奉,每個月在工資裡扣的幾百塊當交稅算了。
我的一個朋友卻非常另類,他的強積金投資組合只有兩項:100%保本基金和100%恒指基金。然後他會密切留意大市,看好的時候,他100% all-in 恒指基金,反之則是100% all-in 保本基金,基本上他只是以賭大小的心態去操作。
令我欣賞的是,朋友不介意開group分享他對大市睇法。 雖然他強調過去數年一直都有不俗的進賬,還不斷鼓勵我跟他一起玩,但我心態始終沒有他那麼進取,而股票市場往往變幻莫測,要升的時候可以升到你不信,要跌的時候可以跌到你徹底絕望,很容易會出現太早看淡與太早看好的情況。
就以最近來看,朋友5月中開始看淡大市,轉保本基金,大市5月底才開始轉差,至6月10日左右他認為見底,轉恒指基金,可惜大市一直插至6月25日,同日他承認看錯市,轉保本基金,之後大市連升三日,反彈七百多點,感覺就如被大市左一巴右一巴掌摑。
月供基金,我始終相信平均成本投資法,不在乎短線波動,大市處於低位時,月供基金會購入較多的單位,大市處高位時,月供基金會購入較少的單位,只要投資時間夠長,而所投資的對象又反覆向好的話,自然會有可觀的利潤,複式效應的原理也是這樣,只是在初期並不明顯,到後期便高下立見,所以有智慧的人的都會說,投資愈早愈好。